夜幕低垂,华灯初上,国际航海学院的20名学生正沉浸在紧张而有序的训练中。一道道身着白色海军服的身影英姿飒爽,他们笔挺地站着军姿、整齐地迈着正步、嘹亮地喊着口号,衣襟上的金色船锚徽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闪耀着青春的蓬勃力量。国际航海学院副书记刘世杰缓缓走到学生面前,为他们加油鼓气,他的目光中满是赞许与期待,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温和的话语如同春风,轻轻拂过同学们的心田。他告诉同学们,半军事管理不仅是在锤炼他们坚毅的品格,更在为他们未来的航海生涯筑牢根基。
这位有着钢铁意志的“老舵手”,自国际航海学院成立起,便毅然肩负起党建和学生工作的重任,从零开始精心擘画。
红色领航者:用沉浸式思政教育叩启青年心扉
“思想政治工作光靠学理论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刘世杰目光里透着教育工作者的执着。
谈到去年开展的“跨越山海七十载,携手奋进新时代——诵读经典、传唱红歌”主题党日活动,刘世杰至今仍能回忆起当初筹备时的点点滴滴。他表示,相较于文科类专业,理工科的同学们对于红色教育活动的接触机会较少,这使得我们的活动一开始很难开展。面对这一局面,刘世杰没有退缩,而是与辅导员们一起,深入学生群体,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他说:“多和学生沟通交流,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思想工作就是要多做,讲得多了学生们就慢慢理解了”。
随着耐心的投入,学生的态度发生了显著转变。他们从最初的被动参与,到后来的主动加练。最终,这场主题党日活动圆满结束。刘世杰表示:“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端正了思想态度,增强了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今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刘世杰希望围绕这个主题策划一场红色主题活动。他调侃道:“虽然目前经费不足,剧本暂无,但是我们的学生都积极响应,并且因为已经有了去年的活动经历,我相信这次的活动一定也会成功举办的。”
针对党建工作的推进,刘世杰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完善党员发展流程,努力做好全院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他相信,只有让学生在躬身实践中触摸历史的温度,才能唤醒内心深处对党的信仰与认同。
淬炼深蓝品格:半军事管理里的育人密码
2023年9月,国际航海学院正式成立。这所学院从诞生之初就被注入了独特的蓝色基因。面对航海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刘世杰敏锐地意识到,建立半军事管理制度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在刘世杰的积极推动下,学院迅速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半军事管理制度。
“服从意识不是驯服,而是对职业的敬畏。”谈及半军事管理,有着七年远洋经历的他耐心地解释。由于航海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将主要从事与海洋、船舶密切相关的工作,培养他们的服从意识和纪律观念,不仅是专业学习的需要,更是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铺平道路。从早操、内务整理、列队上课到日常军事训练、宣传教育,看似严苛的制度设计处处暗含育人匠心。 2024级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的王帅深有体会:“以前熬夜追剧、玩游戏,白天总是没精神,现在早睡早起,一整天都活力满满;整理内务让我养成了好习惯,宿舍变得干净整洁,我的书桌也不再杂乱无章;严格的纪律也让我在学习上更自律。现在我也成长为学校国旗护卫队的骨干力量,半军事管理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未曾发现的自己,它让我告别过去的迷茫与懒散,成为一个自律、坚毅、有责任感的人”。
向海图强:一名航海教育者的星辰大海
从远洋船员到教育工作者,刘世杰的人生轨迹始终与大海紧密相连。2018年,他刚来到热海院,就面临了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由于学校对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以下简称:船电专业)的开办处于探索阶段,对船电专业属于国控特设专业这一情况并不了解。船电专业的学生要想毕业后从事海员职业及相关工作,不仅需要教育部的批准,还需要获得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的许可。面对这一难题,刘世杰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展开行动,带领团队建立实验室、整理相关申请材料。经过不懈地努力,学校最终成功取得了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签发的船员培训许可证,为学生们顺利通过船员适任考试、走向工作岗位扫清了障碍。
在工作中,刘世杰始终将学院的核心使命牢记于心——健全航海类专业,服务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发展。他深知,海南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区域,对航海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为此,他积极协助学院推进国际合作办学,致力于打造国际船员培训中心,为海南自贸港培养更多高素质、国际化航海人才。
在采访的最后,刘世杰真切地表达了对国际航海学院学生的期望。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学有所用,毕业后能够勇敢地走向大海,投身到祖国的航海事业中。他相信,在这座年轻的航海学院里,一个个关于深蓝梦想的故事,正随着南海的季风蓬勃生长,这些怀揣着航海梦想的青年学子,在学院的精心培养下,必将为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编:陈秋诗 审核:乔晓旭)
相关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