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凝心聚力奋进新征程
作者:张汝金 左腾飞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3-07-05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这“四个认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是对主题教育特别是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深刻总结,阐明了对待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态度,揭示了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总体要求和根本方法,是全面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的根本遵循。只有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才能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以政治认同凝心铸魂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首先要认同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回答了人类社会向何处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催生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使我们党拥有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拥有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才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方法指引,中国共产党人才有了鲜明的政治灵魂和思想旗帜,中国人民才有了强大的精神引领和主心骨。认同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必须学好用好党的创新理论。

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必须把学好用好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石。信仰信念不是空中楼阁,思想坚定更不能流于口头表态,而要建立在深厚的理论修养基础上。只有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准确领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深刻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逻辑,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深刻认识实现共产主义是由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历史过程,切实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推进的伟大事业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才能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必须把学好用好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增强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重要途径。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作风。因此,提高政治能力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认识达不到,思想上浑浑噩噩,政治上不可能清醒,行动上不可能自觉。历史和实践证明,提高政治能力,要靠不断提高理论素养、经受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必须通过学深悟透做实党的创新理论,自觉从政治上战略上思考问题、在大局下分析解决矛盾,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必须把学好用好党的创新理论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凝聚力战斗力的关键。百余年来,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始终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提高了党员政治觉悟,唤醒了民众跟党走的自觉。同时,通过理论教育、反腐倡廉,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解决了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显著增强,不断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为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提供了坚实政治保障。

以思想认同正本清源思想上认同党的创新理论,才能举旗定向。旗帜决定方向,旗帜关乎形象。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共产党人必须首先弄清楚的问题。而对“国之大者”有正确的把握,对大是大非、原则根本有科学的判断,是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自觉学习领悟和贯彻上。党的创新理论包含着党治国理政的思想和方略,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风操守的基本要求。通过不断深化理论学习,能够全面认识和把握各类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敏锐识别各种错误的观点和思潮,科学制定各项政策和措施,在各种复杂局面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从而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思想上认同党的创新理论,才能正本清源。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理论源头,是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的科学依据。对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的掌握程度,决定着党员干部思想境界的高度,决定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程度。只有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才能坚守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始终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执着追求,才能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侵袭,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始终不遗余力地做好各项工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思想上认同党的创新理论,才能守正创新。守正就是坚持真理、坚守正道,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就是勇于探索、善于创造,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认同党的创新理论,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守党的信仰信念不动摇;必须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

以理论认同增进理论自信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论认同,就是认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作为实践的理论,它既“解释世界”更致力于“改变世界”;作为人类解放的理论,它追求“无产阶级解放”“世界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和天下情怀;作为不断发展的理论,它既引领时代发展又在回应时代变迁提出的问题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这些真理特性,使其自诞生以来,始终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始终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和引领人类前行的科学指南。 

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论认同,就是认同党的创新理论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以“两个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论认同,就是认同党的创新理论具有无限真理魅力和巨大实践伟力。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深化着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不断引领和保障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充分彰显了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性、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植根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持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相统一,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相统一,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中展现出巨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前进道路上,我们肩负着更加光荣的使命,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必须以更加自觉的理论自信坚持和发展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以情感认同开拓创新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情感认同,体现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创立者真诚拥护和敬仰。党的领导核心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党的创新理论,党的领导核心是灵魂、是主心骨。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政党有杰出领袖掌舵,有科学理论指引,才能钢铁般团结统一,才能攻坚克难不断取得胜利。新时代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情感认同,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情感认同,体现为对党的创新理论发自内心的肯定和热爱。只有发自内心热爱党的创新理论,才能充分吸收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去汲取创新理论中的精神养分,实现从“真信”到“真学”“真用”的自然过渡。党员干部要保持“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的清醒,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自己的灵魂,自觉学习把握其历史逻辑、理论渊源、实践基础、形成脉络,全面系统掌握其基本观点、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自觉学习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情感认同,体现为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开拓创新的自觉实践。一要切实做到以学促干。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思想、见行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提振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二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结合工作职责需要,把开展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同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将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三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聚焦问题、知难而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以新气象新作为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作者均系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